【民聲追訪】小區(qū)有人澆糞種菜?城管:不屬實!
記者實地查勘。
現場清理照片(金門路街道圖)。
青島新聞網4月9日訊(記者 江東旭)4月8日,有市民通過12345轉辦電話聯系記者,近日有媒體關于金門路街道寧國三路11號樓前空地居民種菜發(fā)表了《小區(qū)公共綠地成私家“菜園” 澆糞種地臭氣熏天》的文章,但真實情況并非稿件中描述的那樣。金門路街道辦事處綜合行政執(zhí)法中隊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場未發(fā)現有糞便澆菜的跡象,某媒體稿件中爆料網友反映的問題與現場查勘事實不符。
居民:有馬桶不用非要用屎盆、尿盆上廁所 只為每天澆兩顆菜?
記者根據12345熱線提供的信息,來到寧國三路11號樓前空地,見到了兩位反映問題的市民。對于澆糞便種菜一說,王剛(化名)與李芳(化名)兩位居民紛紛表示,簡直可笑。他們拿淘米水、洗菜水澆過自己種的菜,現在大家都住樓房,用沖水馬桶,如果真如任女士向某媒體反映的那樣,豈不是天天要把屎、尿排泄到專用的屎盆、尿盆里,積攢在一起,然后才能下樓澆菜。為了兩顆菜,天天給自己上廁所制造不必要的麻煩,真是閑得沒事干了。
爆料網友:疫情期間變本加厲 危害公眾健康
記者在現場發(fā)現有6個樹坑,旁邊有被挖出枯死的樹干,一些地塊上面有明顯的大片白色粉末。在某媒體的報道中,爆料人任女士表示,11樓1單元某戶居民,從去年開始,就時常將大小便傾倒在小區(qū)的公共綠地,而在疫情期間,該戶居民更是變本加厲,幾乎天天都會這么干,導致樓道里和樓南邊充滿了難聞的氣味,嚴重影響了小區(qū)居民的生活質量。任女士氣氛的說:“這種違反疫情管控,公然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誰能來管管呀?”
記者現場實測 未發(fā)現任何類似糞便氣味或痕跡
記者在現場樓道與之前的菜地上沒有聞到類似糞便的惡臭氣味,只有在白色粉末區(qū)域,有一股類似農藥的味道。記者用在現場找到的一把湯勺,在有白色粉末的土地上挖下大約12--13公分厚的一個小土坑,將其中的泥土取出查看并聞了一下,并無任何類似糞便的惡臭氣味,而周邊的土地,地質非常堅硬用湯勺很難挖動,地表淺層的土壤記者拾到手中聞了一下,也并無任何氣味。
現場清理照片(金門路街道圖)。
執(zhí)法部門:現場執(zhí)法未發(fā)現舉報人反映的情況
隨后,記者與市南區(qū)金門路街道辦事處綜合行政執(zhí)法中隊取得聯系,3月30下午參與寧國三路11號樓前空地雜物清理的辛姓工作人員表示,自己當天接到群眾舉報,反映寧國三路11號樓前空地,有人每天用澆糞便澆地種菜,嚴重影響小區(qū)居民身體健康,便與天山社區(qū)的工作人員一起前來查勘并處理。辛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場執(zhí)法的城管隊員們并沒有發(fā)現糞便的痕跡,也沒有聞到類似糞便的惡臭氣味,在對相關居民進行調解教育后,協助他們清理掉有爭議區(qū)域的蔬菜。隨后,城管隊員和社區(qū)工作人員將空地上的雜物清理干凈,離開現場。
市南區(qū)金門路街道辦事處綜合行政執(zhí)法中隊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寧國三路7號、9號、11號樓均屬于部隊干部住房,他們曾前往青島城市建設檔案館調閱樓院規(guī)劃圖,但該處樓宇院落屬于部隊房屋,未查閱到相關資料,寧國三路11號樓前空地1996年前后原始規(guī)劃是否為公共綠地不得而知。據綜合行政執(zhí)法中隊了解,目前天山社區(qū)已與部隊房管處取得聯系,希望雙方加強管理、調解鄰里矛盾,讓寧國三路11號樓居民恢復往日和諧的社區(qū)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