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印象中,凡改編的影視作品,成功的并不多,然而正熱播的電視劇《紅旗譜》,卻讓觀眾眼前一亮,真正體味到了什么是紅色經(jīng)典。 首先是改編好。忠于原著,情節(jié)不因為年代久遠了而讓人產(chǎn)生距離感。二十年代的冀中平原,天空蒼茫,土地黝黑,房屋破舊,農(nóng)民受壓抑,衙門和
地主狼狽為奸,這就是那個年代的真實寫照。 其次是人物刻畫好。吳京安扮演的朱老忠,既有“土”氣的一面,又有純樸農(nóng)民不屈不撓、渴望正義的一面。前不久剛看過他演的一位空軍師長,眼前又變成了一個地道的農(nóng)民領袖,盡管角色反差很大,他還是很好地把握住了,他把仰慕已久的共產(chǎn)黨稱為“紅色大門派”,更是透出了反抗舊勢力、舊傳統(tǒng)的決心。反面人物“馮蘭池”的表演也非常不錯,他把一個陰險、狡詐、貪婪的地主形象恰到好處地展示給了觀眾。還有巍子扮演的馮貴堂,是一位受過留洋教育的公子,盡管他脫離了狹隘的小地主階級的本性,但與老子相比,更顯心狠手辣。 與《林海雪原》和《小兵張嘎》相比,《紅旗譜》不僅沒有違背原著,而且與原著比較更加充實和豐滿,尤其是在人物塑造上真實、樸實,具有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教育意義。謝晨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