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拉薩9月27日電(記者德吉)今年42歲的諾桑剛從挪威攻讀博士學位回國,成為西藏歷史上首位物理學博士。
諾桑的博士學位論文《西藏高原太陽紫外線和臭氧的研究》,受到了專家的高度評價。他的論文利用實地測量與衛(wèi)星數據研究發(fā)現了西藏高原太陽紫外線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首次實地測量了海拔3000米至5000米
紫外線的分布規(guī)律,這也是首次公布拉薩地面紫外線B(UVB)的長期監(jiān)測結果。
為了完成這項研究,諾桑曾幾度到海拔高達5000米處測量紫外線強度,強烈的紫外光照射灼傷了他的皮膚,臉上形成了一片片的黑斑。他風趣地說,他的研究成果都顯示在臉上了。
諾桑是西藏日喀則人,從小就對數學和物理情有獨鐘,考大學的時候數學和物理是他報考專業(yè)的首選。后來他被錄取到了西南師范大學物理系,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大學畢業(yè)后,諾桑被分配到西藏大學任物理教師。1997年,諾桑成為西藏大學首批赴挪威卑爾根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的教師之一。1999年底諾桑碩士畢業(yè)回國后,帶來了與國外合作的科研項目以及培養(yǎng)科研人員的計劃。不久,他創(chuàng)立了西藏大學環(huán)境物理研究所,并擔任所長。2001年,因碩士成績優(yōu)秀,諾桑被再度錄取到挪威卑爾根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學習的專業(yè)為應用光學,也就是太陽紫外線研究。
“人人都說西藏的紫外線強,可是到底有多強,它如何隨時空而變化很少有專家研究,我通過自己的實地測量與衛(wèi)星數據系統地研究了西藏高原的紫外線,希望能讓更多的人了解紫外線的危害!敝Z桑說。
談到今后的打算,諾桑說,他目前已經著手與國內外的專家合作,計劃在青藏高原建立一個紫外線觀測網,長期觀測高原的紫外線變化,為西藏高原的自然環(huán)境提供更多的科學數據。
特約編輯:wgly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