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訊
“擇校打亂了整個教育秩序。從幾歲的娃娃起就要擠破頭進名校,所謂的擇!薇壤⑾奘召M、限分數’反而成了教育不公平的源頭!”在昨天進行的南京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分組討論中,常委會委員們紛紛將話題落在教育問題上,呼吁義務教育必須公平、公正。擇校滋生教育不公
委
員金琳琳說,人長大后失業(yè)沒有能力靠社會救助是后來的事,而現(xiàn)在我們應該讓
老百姓的孩子平等地享受受教育的權利,九年義務教育階段進行擇校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從人大角度來看這件事,是政府沒有依法行政。委員顧常寧也有同感,他說,某個名幼兒園進去就收5000元,還要再交2萬元贊助費,幼兒園還很牛,不交贊助費就不讓進來,反正多的是排隊交錢的。他認為一些名校校長的意見可以適當考慮,在政府無法保證教育投入的前提下,不如將擇校費公開化、合法化,免得暗箱操作,使原本不公平的事情更加不公平。教師應該忙教而非忙錢
按照規(guī)定,預算外資金應當用于建設和發(fā)展,但南京一些學校將這些錢占用,來提高班主任津貼、超課時津貼及解決公費醫(yī)療超支。學校方面也很無奈,現(xiàn)行的班主任津貼標準還是十幾年前的,中學班主任每月津貼只有14元。市人大主任胡序建說,這看起來是個預算的問題,其實還是規(guī)范化程度不高的問題。政府不僅要堵,還要會疏,班主任津貼、超課時津貼應在預算資金中提高,做在明賬里。他還說,南京8000人的教師隊伍,素質差的還大有人在,該剔除出去的就剔除,否則政府的行政成本總那么高。一位委員說,教師的待遇縱然是個問題,但任何情況下教師都應該先忙教學,而不是忙錢。名校預算外資金20倍于普校
據教育局代表介紹,現(xiàn)在的教育遠遠不是一支粉筆、一本書所能應付的,學校建設、水電費、辦公經費、教師醫(yī)療費、學生衛(wèi)生飲水等存在資金缺口,需要學校自籌解決。人大常委會委員在檢查中發(fā)現(xiàn),某所名校的預算外資金是一所普通學校的20倍。一位委員說,這樣的差距太驚人了,學校之間不平衡,教師待遇不一樣,而且差距越來越大,這樣發(fā)展下去只能是惡性循環(huán)。據介紹,目前南京各區(qū)之間的教育預算外資金更不平衡。有委員建議,擇校費應該統(tǒng)一收上來統(tǒng)一發(fā),國內像上海等城市都是這樣做的。(文/劉穎)
(特約編輯Reali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