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日,市消費者協(xié)會根據市場調查向農村消費者發(fā)布消費警示,提醒農村消費者在購買農資時一定要慎重,最好到信譽好的銷售部門購買。 目前正是春耕時節(jié),也是農資市場最活躍的時期。近期,市消費者協(xié)會對市郊幾個農資經營市場進行了調查,發(fā)現當前市場上銷售的農資特
別是種子、農藥、化肥等問題不少。據介紹,目前農資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農資品種過多、過亂,有的質量不過關。許多農村消費者面對品種繁多的農資難以作出正確選擇;個別規(guī)模較小的農資生產企業(yè)標準偏低,生產設備、技術相對落后,且為降低成本采取偷工減料等違法手段,成為生產假冒偽劣農資的重要源頭。
虛假宣傳多,誤導消費者。不少農資生產者利用外包裝、說明書或宣傳資料,對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產品的質量、功效、適用范圍等夸大其詞,做虛假宣傳和虛假表示,一定程度上對消費者起到了誤導作用。
銷售者責任意識不強。有些業(yè)戶在經營過程中,沒有履行銷售者的責任義務,進貨不嚴格把關。不少經營者本身沒有《種子經營許可證》,卻打著廠家專賣、代理的招牌騙取農民信任,謀取非法利益。
市消協(xié)有關人士認為,農用生產資料直接關系到農業(yè)生產,直接影響著農民收入。消費者在購買種子、農藥、化肥等農資產品時,一定注意慎重選擇,要到有固定場所、證照齊全的農資經營部門購買。種子、化肥經營者除了應該有《營業(yè)執(zhí)照》外,還應當具備本行業(yè)的經營許可證,如種子經營者須持有縣級以上農業(yè)主管部門頒發(fā)的《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種子質量合格證》等。不要貪圖價格便宜或圖省事,輕信無照經營者和走街串戶的銷售者。
要認真查驗,對于一袋多用、用不干膠粘貼的產品,不要購買。消費者應多看多問。搞清楚適用范圍和禁忌事項,以及正確的使用方法,嚴格按照使用書的要求科學使用,避免產生不必要的損失。對于不清楚的,應向農資生產者、經營者或地方農業(yè)技術部門咨詢。同時勿忘保存證據。由于影響農作物收成的因素比較復雜,為便于解決糾紛,購買種子、農藥、化肥時,一定要索要有經營單位公章的信譽卡和購物憑證,并要求其清楚地標明購買日期、產品名稱、數量、等級、規(guī)格、價格等。除此之外,還要留存少量的原品以做證據。
一旦農作物出現問題,消費者要及時和有關農業(yè)技術部門聯(lián)系,盡快確定農作物出現問題的原因,及時尋求有效的補救措施,避免更大的損失。如發(fā)現是農資質量問題,要及時到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或當地消協(xié)投訴。(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