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歐洲上演著一幕又一幕跌宕起伏的政治劇。 從法國、丹麥公投否決歐盟憲法條約,到標志著歐盟陷入嚴重危機的首腦峰會,簡直讓人眼花繚亂。在這連續(xù)劇中,人們在不斷地說著“中國”。最讓人耳目一新的還是“來自中國的威脅”之說,這在以前是沒有的。 &nbs
p; 美國人的“中國威脅論”我們已熟知,那是政客們在軍事遐想中編出來的“政治炸彈”,但歐洲人的“中國威脅說”就似乎看得見摸得著,沒有成為官方用語卻在民間快速發(fā)酵。 歐式“中國威脅說”是在法國公決中快速傳遍歐洲的。無論反對或支持歐盟憲法條約的人,都把“來自中國的威脅”作為明確的問題來討論。反對的人說,歐盟正由那些“自由派”精英們主導,如果歐憲通過,他們會走得更遠,法國的紡織業(yè)和其他勞動密集型產(chǎn)業(yè)就更難抵擋中國產(chǎn)品的“進口洪流”,大批工人面臨失業(yè)威脅。支持的人則說,只有更緊密和團結(jié)的歐盟,才能抵擋“來自中國的威脅”。 對于歐洲人的“威脅說”,我們不必大驚小怪。從“威脅說”興起的原因看,這多少顯示了中國的經(jīng)濟是“滿園春色關(guān)不住”。但是,如果把歐式“威脅說”僅僅看成是一個經(jīng)濟問題,或者只當做“老百姓說說而已”,就很危險。別看他們說的威脅都是鞋子、棉紡織品之類的區(qū)區(qū)瑣事,但正因為具體才具有很大的殺傷力。 不能小瞧了歐洲勞動階層的聲音,他們的政治代言人會以更有城府的行動籠絡民意。對華軍售禁令至今未解除,可不全是因為美國、日本背后作祟,與歐洲一些民間組織和游說團體施加的影響力不無關(guān)系。盡管美式“威脅論”和歐式“威脅說”都是夸大其詞的“政治搖滾”,但我們對后者更應警覺,因為歐洲人比美國人更老謀深算。西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