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消息
億元資金去向不明,7萬畝龍眼失管。從2004年初至今,廣東化州民昌果業(yè)等三大莊園涉嫌非法集資,被列為國務院和廣東省委督辦的要案,目前仍在查處當中。莊園老板或捕或逃,投資者沒了血汗錢,當地政府則因公信力透支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
他們當中,沒有一個贏家。
7年前,廣東
民昌果業(yè)有限公司(下稱民昌)對外招商引資,化州市政府官員組隊“搭臺”?扇ツ,民昌的行為卻被中央明確定性為非法集資,董事長吳朝旭涉嫌刑案,目前正在等待法院判決。
現在,三大莊園的爛攤已呈現出駭人輪廓:國內總共非法集資逾3億元,投資者涉及北京、天津、太原、廣州、深圳等國內30多個大城市,以及新加坡、印尼等地,光是民昌的非法集資戶數就達4500多戶。
迄今,投資者代表與化州市有關部門就如何善后多次對話,尚末達成雙方認可的協議。
政府搭臺 莊園集資狂潮涌
廣東民昌果業(yè)有限公司7年前所做的引資廣告滾燙誘人,廣告稱,“投資者一次性投資三萬元左右,不必參與開發(fā)的具體工作,即可坐享收益。按四至五年投產、十年進入盛產期、以中等收益水平計算,買下其中一塊(5畝果地),五十年的總回報率十分可觀!
在化州,除民昌外,化州的另兩大莊園——綠色(廣東綠色山河開發(fā)有限公司)、龍匯(廣東龍匯莊園有限公司),也在民昌前后出事。
另兩家莊園吸引眼球的功夫也不弱。1998年7月3日至6日,化州市委領導攜化州市國土局、林業(yè)局、公證處、鄉(xiāng)鎮(zhèn)政府等職能部門及龍匯莊園到北京引資。三大莊園集資熱潮幾乎席卷全國各大城市。
監(jiān)管缺位 官員承諾成空言
“這莊園,我們平時看不見摸不著,到底由誰來監(jiān)督資金的運作?怎么監(jiān)管莊園主的行為呢?”東莞投資者黃女士,在投資前曾躊躇再三。而當投資者提出這些問題時,化州市政府官員進行了斬釘截鐵的答復:“合作開發(fā)果園是化州市發(fā)展現代化農業(yè)的重要舉措,市委、市政府從各個方面都給予了大力支持。”“基層政府參與管理,市委、市政府也將從各個方面監(jiān)督公司運行,對各界投資者負責,確保投資者的利益不受損失。”
總理批示“綠色銀行”現原形
2004年2月7日,溫家寶總理在國家審計署關于莊園非法集資的調查報告上批示“要嚴厲查處”后,化州市政府才成立了查處非法集資工作協調領導小組。同年9月,化州市法院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將綠色莊園的李乃志等4人判刑,并承諾將全面查處非法集資,然而事情的處理至今尚未得到妥善解決。
去年10月,在一份內部總結中,化州有關部門承認“政府發(fā)函和官員出面參與,客觀上強化了公眾對企業(yè)的信心,使企業(yè)的招商更容易得手。某些官員對企業(yè)經營活動介入過深,尤其是中央發(fā)文后還參與招商,的確應該反省!
編輯 張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