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2005-09/07/WA0907020H.JPG) |
受海浪沖擊的澳門路。孫立攝 |
![](../../../images/2005-09/07/WA0907020G.JPG) |
通往大海的出口。孫立攝 |
   今年以來,前海一
線多次發(fā)生巨浪卷走游客的險情,熱心市民譚先生經(jīng)過仔細觀察后建議———海邊護欄,能否加道安全鏈?    上周,本報連續(xù)報道了游人越過海邊護欄拍照、下到破浪臺游玩而被大浪卷走的消息后,引起市民和游客的廣泛關注。有心的市民譚先生特意到澳門路附近進行了考察,并提出了兩點非?尚械慕ㄗh。
   
   熱心市民
   兩點建議防巨浪
   昨日,譚先生在電話中告訴記者,“我發(fā)現(xiàn)了兩個問題,一是海邊護欄之間留有下到堤壩的通道,有關部門能不能在這兒加道安全鏈,浪大的時候把鏈條掛上,在鏈條上同時附上‘浪大危險,請勿翻越’的警示牌;另外,海邊的護欄僅有兩道欄桿似乎不夠,國外發(fā)達城市在欄桿之間還加上了防護網(wǎng),這樣游人既無法翻越,萬一被浪打倒在地時,又不會被浪從護欄底部吸走。如果這種防護網(wǎng)國內沒有,還可以在底部多加一條護欄,3道欄桿也能起到類似的防護作用!
   
   現(xiàn)場目擊
   新疆小伙大膽戲浪
   昨日上午10時,記者來到位于音樂廣場西邊的澳門路。站在護欄前放眼四望,一眼能及的千余米凹形海岸線邊,竟留有8個通道,均有樓梯能直通下面的破浪臺。雖然此時風和日麗,海浪并不算大,但即使是這樣的小浪依然能直撲上破浪臺。膽小的游客往往走上一二百米,就轉身上岸。但新疆小伙拜合提亞卻是個例外,記者看到他時,他正穩(wěn)坐在破浪臺靠海一側的小石柱上,任憑海浪撲打在他的腳下,有時甚至濺起的飛沫還能噴得他滿身、滿臉。他稚氣地告訴記者,“和大海這樣親近真涼快。”記者連忙把他“揪”上了岸邊。
   
   記者調查
   下海通道有不少
   昨日中午,記者從澳門路西段一直轉到五四廣場,發(fā)現(xiàn)唯獨在兒少中心前的這段海岸,護欄間留有下海通道,數(shù)了數(shù),有8處之多。此外,記者還發(fā)現(xiàn),正對著兒少中心的這十多米海岸,也就是上周三名游客被大浪卷下海處,波浪格外大。由于長久的波浪襲岸,這部分海堤面的巖石上滿是綠苔,而左右側的巖石則顯得比較干爽;與這段海岸相對應的路面,也有較多巨浪撲上岸時帶來還未來得及清理的泥沙,而其他路段則幾乎沒有。在這兒收了4年停車費的侯大姐告訴記者,“這兒浪挺大,這4年來年年都有人被卷進去。我們幾乎天天提醒外地游客別下去,很多人不聽。上周溺水的3個人下翻欄桿時,我老頭子還提醒他們來,他們也沒在意!
   
   隨機采訪
   加護鏈九成人愿守規(guī)
   如果在風大浪大的時候,把8個口加上護鏈“封”起來,并掛上警示牌,會不會有人執(zhí)著地非下去不可?昨日,記者在音樂廣場上隨機采訪了22名外地游客,20名游客表示,在此情況下會守規(guī)矩,雖然想和大海親近,但也要首先顧及自己的安全,僅有兩位男青年表示,這樣下到海邊才夠刺激、過癮。同時,幾乎是所有的游客都表示,采取護鏈形式很好,既可以在浪小的天摘下一側,讓游客能親近親近大海,又可以在惡劣天氣掛上,維護游客的生命安全!叭绻皇撬腊宓匕严潞Mǖ蓝加米o欄封死,無法和大海親近會成為不少游客的遺憾!
   
   專家說法
   兩因素導致浪大
   “那里浪大,應該和它的內凹的海岸線有關!弊蛉眨瑖液Q缶值谝缓Q笱芯克0稁е行母敝魅魏鷿山ǜ嬖V記者,“波浪也有反射,在內凹中間的某一個位置會產(chǎn)生聚焦,能量集中時就容易產(chǎn)生比較大的力量,使波浪上沖,從而造成了同一區(qū)域這里浪卻大一些!焙鷿山ū硎,青島經(jīng)常是東南方向的浪涌,因此位于內凹海岸線西側一點恰恰就應該是在焦點附近。海洋大學海洋系教授蔣德才認為,“與海底的地形也有關。照現(xiàn)象推斷,應該是浪大的地方海里地形稍高,海水較淺,當浪涌時剛好能產(chǎn)生輻聚,把浪線培育得比較好,從而容易把海浪沖高。”為了游客的安全,胡澤建提了自己的看法,一是進行大修,因為廣場周圍的海堤幾乎和海平面垂直,“這樣雖容易防止大浪侵襲海邊別墅,但卻增添了在岸邊看海游客的危險性!倍强砂涯壳拔辶讓挼姆览伺_,寬度擴到15米左右,這樣就更能起到破浪的作用。
   對于譚先生的建議,你有什么看法或想法,你有沒有更可行的辦法?歡迎能通過郵件(cgl@qingdaonws.com)的方式傳達給我們。
   
   本組撰稿仇瑰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