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脫落了蓋板的雙龍大橋人行道,路過群眾議論紛紛,十分震驚
![]()
脫落的人行蓋板下沒有任何防護設施,橋面據干涸的河床約20米
發(fā)生行人從橋面墜落事故后,金華有關部門立即對大橋人行道實行全天候封閉
2005年歲末,浙江金華市民陳小華在市區(qū)雙龍大橋的人行道上散步時,腳下一塊蓋板突然脫落,使其墜落在橋下約20米干涸的河床上,當場死亡。
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這座由眾多市民捐款修建、投資高達9000萬元的大橋,在設計和施工階段就埋下了隱患。大橋建成后10年間,雖然問題不斷暴露,甚至有專家組提出警告和建議的解決方案,但一直被管理者所漠視,直到一條生命戛然而止。
大橋的人行道上竟有24塊“豆腐渣”蓋板
這座出事的雙龍大橋橫跨在金華的母親河——婺江之上,投資9000余萬元,建設工期長達三年,1996年竣工。它的建成,貫通了330國道和03省道杭金線金華市區(qū)過境段聯(lián)網的主干道,同時是從金華市政府到金華火車站的必經之路。
雙龍大橋的建設凝聚著市民們的希望和貢獻。大橋上的四塊石碑鐫刻著部分捐資建橋者的名字,那是十年前在大橋建設資金一度告急時,金華市民慷慨解囊,使大橋得以繼續(xù)建造的一段歷史記錄。金華市委、市政府在大橋的石碑上寫道:正是因為民心鑄橋,才使大橋的建設夢想成真。雙龍大橋因此被稱為“民心工程”。死者陳小華也是當年捐款建橋者之一。
然而,這座大橋在設計和施工過程中都出現(xiàn)了問題。此次事故的調查小組組長、金華市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局局長王民樂告訴記者,相關部門經過調查,認定這是一起責任事故。建設單位未按圖紙施工,沒有用鋼筋將架設人行道蓋板的道石與橋面固定起來,這是導致道石發(fā)生位移、引起橋面蓋板脫落,最終釀成事故的根本原因。
此外,大橋在設計時就埋下了隱患:在大橋左右兩邊人行道的兩頭,各有長約3米、寬1米的6塊蓋板是懸空架設的。按照設計,蓋板兩端只有10厘米的石板分別架在橋梁和道石上,這24塊蓋板下沒有任何防護設施,懸空20米,幾乎相當于7層樓房的高度。
在長達十年的使用過程中,大橋人行道上的蓋板不斷發(fā)生位移,造成蓋板一端與基座之間的接觸面越來越小。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脫落的蓋板原本一端架在橋梁上,接觸的位置大約只有2厘米,也就是說,蓋板的這一側最多也只能有2厘米架在橋上。
看到脫落了蓋板的人行道,一些路過的群眾十分震驚。一位年輕女子說,幾年前金華城里舉行煙花大會,大橋上人山人海,一塊板上至少擠三個人,自己當時就在出事的這塊人行蓋板附近來回走動,現(xiàn)在越想越后怕。一位老人說,那么重的水泥蓋板只有2厘米搭在橋上,誰看了都知道危險。當初花了9000多萬元造橋,為什么就舍不得花幾千塊錢加固區(qū)區(qū)幾塊蓋板?“民心工程”為何只顧車不顧人?
管理養(yǎng)護10年未斷 隱患卻漸成陷阱
調查小組組長王民樂表示,除了建設單位未按圖紙施工外,相關部門在管理養(yǎng)護過程中沒有將道石與橋面固定,未從根本上防止蓋板位移,這也是導致事故發(fā)生的重要原因。
作為連接金華城市南北的一條重要通道,雙龍大橋每天都有數(shù)以萬計的車輛和行人往來。記者發(fā)現(xiàn),不少橋面水泥板都發(fā)生了移位、松動和破損等現(xiàn)象,橋面也已出現(xiàn)多處裂縫。
在大橋建成后的10年中,當?shù)貙﹄p龍大橋的管理和養(yǎng)護不是沒有經費,也不是沒有人員。從1996年到2003年,金華市專門成立的雙龍大橋管理處負責大橋的管護工作;2003年以后,雙龍大橋管理處并入金華市市政管理處,該管理處也安排專人負責管護橋梁。
然而,施工中埋下的隱患,在10年的管理養(yǎng)護中一直沒有被消除,管護工作不力使隱患最終釀成悲劇。事故調查組發(fā)現(xiàn),用于架設人行道蓋板的道石有修復痕跡,后經確認,管護部門曾用混凝土對發(fā)生位移的道石進行過填充。這也證明管護部門此前已經發(fā)現(xiàn)了存在的隱患。
事實上,這樣的修復并沒有消除隱患。經過多年使用,道石和橋梁的位移不斷加大。事故調查組在勘查后推斷,陳小華散步中無意踩踏到的蓋板已有一個角脫離了橋面,只剩下三個角搭在橋上。一些市民在事故現(xiàn)場看到這樣的情景議論紛紛。一位老者告訴記者,這條路他天天要走,沒想到平時竟然是走在“陷阱”上。
對此,大橋管護人員辯稱,一天查一次大橋可以,十天查一次也可以,修到什么程度,如何對修復程度把關,這些都沒有規(guī)定。對于這樣的說法,金華市民李玉林憤怒地回應說:“保證行人不從橋上掉下去,應該是大橋維護的最低標準吧!”
專家警告后半年無結果 市民生命終換來重視
2005年11月29日,陳小華從橋上墜落喪生后,金華市委書記徐止平、市長葛慧君迅速指示和部署善后處理事宜;徐止平還帶領相關部門負責人到現(xiàn)場查看情況,現(xiàn)場指揮。與此同時,金華市建設、市政、交警部門立即對雙龍大橋人行道實行全天候封閉,并由建設部門組織有關工程技術人員,進一步查清雙龍大橋兩側人行道是否還存在險情,并查明“11.29事故”發(fā)生的原因和相關責任者。
徐止平還要求有關部門舉一反三,對全市的所有橋梁進行一次工程質量安全大檢查,徹底根除安全隱患。市政府也連夜召開緊急會議,部署相關安全補救措施,并組織專門班子檢查全市所有橋梁,預防類似事故的再次發(fā)生。
然而,這樣轟轟烈烈的行動本應從半年前就開始進行。
金華市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局局長王民樂告訴記者,2005年四、五月間,金華市邀請了大連理工大學的專家,對市內的幾座橋梁進行了檢測。經過嚴格、系統(tǒng)的檢測,專家組出具了報告,并發(fā)出警示,必須對雙龍大橋的人行道的蓋板逐一檢修,并進行固化處理。
在隨后的半年多時間里,已經被專家們出示“黃牌”并提出明確維修意見的這座大橋沒有任何變化。直到11月24日,雙龍大橋才開始進入維修施工期,維修內容主要包括整修和加固防護欄桿、人行道和拱形架,但維修施工現(xiàn)場卻沒有設置任何提醒人們注意安全的警示標志。
維修工程開始5天以后,陳小華不幸成為人行道陷阱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