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俄塔社的一條消息引起了西方媒體的注意:俄北方艦隊司令維索茨基宣布:“北方艦隊在經過10年的等待后,北方艦隊即將重返地中海。”更令人關注的是,在此次深入“歐洲下腹部”的艦艇名單中出現(xiàn)了俄羅斯唯一的航母―――“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
西方媒體認為,正如不久前俄借助與烏克蘭的天然氣
之爭顯示其能源實力一樣,這次行動標志著俄羅斯開始向全世界顯示它的軍事實力。今年以來,俄羅斯再次成為國際媒體炒作的熱點,許多媒體在分析俄羅斯近來頻頻表現(xiàn)強硬的原因時,都提到了這一切的基礎就是俄羅斯實力的恢復。那么,俄羅斯的實力到底恢復了多少呢?
經濟實力已經恢復七成
繼2003年美國高盛集團首次提出“俄羅斯重新崛起”的說法后,西方評估俄羅斯實力的文章近兩年來越來越多。美國“尼克松和平與自由中心”主任迪米特里·賽姆斯在詳細研究了俄羅斯近年來的發(fā)展后指出,俄羅斯仍然是“一只熊”,美國現(xiàn)在與俄羅斯對話時必須開始把它作為一個重新崛起的大國,而不是“一個像葉利欽時代那樣需要更多理解和耐心的病弱大國”。日本京都大學教授中西輝政還給俄重新崛起確定了時間表,他認為,2013年左右,俄羅斯將東山再起,具備強大的實力。
崛起需要硬實力。通常,經濟增長是引起綜合國力變化的最明顯因素,蘇聯(lián)解體后俄綜合國力下降最直接的體現(xiàn)和最主要原因也是經濟全面滑坡。1991年底,蘇聯(lián)解體,獨立的俄羅斯聯(lián)邦繼承了原蘇聯(lián)的大部分家底,但當時的俄羅斯可謂窮家難當,共有1萬億盧布內債和1200億美元外債。用普京上臺時的話說,“90年代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幾乎下降50%……大概這是俄羅斯近二三百年來首次真正面臨淪為世界二流國家,抑或三流國家的危險”。
現(xiàn)在,在有關俄羅斯恢復實力的西方評論中,首先提到的就是包括能源產業(yè)在內的俄羅斯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經過近幾年的調整,俄羅斯經濟已基本上進入了一個穩(wěn)定的發(fā)展階段。從2000年到2005年,按不變價格計算(即扣除通貨膨脹和貨幣貶值等因素),俄每年經濟增長都在4%以上。2005年,俄GDP(國內生產總值)已達21.67萬億盧布,約合7700多億美元,其人均GDP也超過5300美元。
針對一些西方媒體稱俄經濟增長全靠油價上漲的論調,俄政府總理弗拉德科夫指出,俄經濟結構已經發(fā)生質的變化。石油對俄經濟的拉動只占1/3左右,內需的強勁增長成為俄經濟猛增的重要因素。一個明顯的標志是,俄民眾的購買力也在不斷增加。去年一年俄新增手機5000萬部,總人口僅1.4億多的俄目前手機總量已高達1.2億。對于這樣的成就,俄羅斯《專家》雜志評論說,俄羅斯的總產出水平已經恢復到蘇聯(lián)時期水平的70%,多年來第一次感到“松了一口氣”。
對經濟增長感受最真切的要數俄羅斯老百姓了。根據莫斯科《商務》雜志的報道,在對世界144個城市的調查中,莫斯科物價水平竟然高居世界前幾位。面對物價上漲,人們心態(tài)總體平和。據全俄民意調查中心統(tǒng)計,與1998年相比,感到“難以生活”的人由45%降至21%,覺得生活“還算不錯”的人由5%增加到25%,對生活泰然處之的人由24%上升至44%。
軍事實力僅次于美國
俄媒體認為,如果說俄經濟實力恢復到蘇聯(lián)時期的七成,那么俄軍事實力則相當于蘇聯(lián)時期的80%。盡管同原蘇軍相比,俄軍在規(guī)模上已大大削弱,但仍是世界上僅次于美軍的強大軍事力量。
普京執(zhí)政以來,俄羅斯圍繞重振昔日大國的目標,不斷進行軍事改革。尤其是去年以來,俄羅斯接連發(fā)出重振軍隊雄風的強有力信號,俄軍建設也得到了實質性發(fā)展。俄軍發(fā)展戰(zhàn)略正從蘇聯(lián)解體時的全面收縮,重新向加強境外軍事存在回歸。俄今年將繼續(xù)擴充在吉爾吉斯斯坦的軍事基地,并計劃年內在白俄羅斯新建空軍基地。俄軍又重新活躍在世界舞臺上,不僅在本土和境外、近海和遠洋頻繁舉行軍事演習,而且還恢復了戰(zhàn)略核潛艇的全球巡邏。一批新型的世界一流的裝備也將陸續(xù)問世,交付俄軍使用。來自俄方的信息表明,再經過10年的努力,隨著俄軍第六代軍事理論的日臻成熟,像“白楊”M2洲際彈道導彈、蘇-47“金雕”超級戰(zhàn)斗機、“黑豹”主戰(zhàn)坦克、隱形核動力巡洋艦等一大批世界頂尖級武器陸續(xù)服役,俄軍將重新崛起!堵迳即墪r報》評論說,盡管現(xiàn)在世界上只有美國一個超級大國,但是俄羅斯仍有實力將美國摧毀好幾次。也許正是憑著這樣的軍事實力,俄羅斯才能贏得西方的尊重。
軟實力成為俄崛起重要倚重
21世紀各國之間的綜合國力競爭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知識經濟的背景下進行的,在這場競爭中,資源力、軍事力等“硬”要素的影響將呈下降趨勢,而政治力、科技力等“軟”要素將發(fā)揮日益重要的作用。在政治方面,解體之初,老百姓人心思變。但十年動蕩給俄羅斯人上了深刻的一課,看清了動蕩給國家?guī)淼奈:,當初的狂熱和幻想破滅了,人們重新渴望過安定的生活,渴望國家恢復秩序。從人心思變到人心思治,社會心態(tài)上發(fā)生了180度的大轉變,這是俄政局趨于穩(wěn)定的社會基礎和民意基礎。普京上臺后,削弱或摧毀寡頭等危害中央政權的勢力,同時基本解決了車臣以及退休金等令俄社會最頭疼的問題,在俄社會中形成了“普京現(xiàn)象”。俄社會學家把普京當成了俄穩(wěn)定和發(fā)展的重要象征。
俄羅斯的科技水平也是其實力恢復的重要倚重力量。美國高盛公司提出“俄重新崛起”的觀點后,印度學者莫漢即一針見血地指出,俄羅斯擁有驚人的技術資源,“對于中國和印度來說,最好的選擇是充分發(fā)掘自身經濟潛力并抓住俄羅斯的技術,否則西方將會找到打敗我們的途徑。”俄外交部經濟合作局專家告訴記者,俄在軟件等高科技水平已經迅速躍升到世界先進行列,韓國三星、LG等公司的很多高科技軟件都是俄羅斯人設計的。2004年俄IT產業(yè)總產值已達8000億盧布,且每年以超過30%的速度大幅增長。
重新崛起仍有相當多的不確定因素
不過,俄羅斯的重新崛起仍面臨相當多的不確定因素。
首先,俄羅斯的經濟前景因人口危機等社會因素而蒙上陰影。俄人口的萎縮、衰弱和老化將對它的經濟增長產生進一步的限制。俄羅斯人口在1991年時為1.5億,到2002年底已減至1.44億左右。即使是樂觀的估計,到2025年這一數字也將降至1.36億左右;聯(lián)合國的估計則為1.26億。另外,20世紀90年代的經濟混亂導致俄人口健康狀況大幅下降,俄每10萬人當中就有100名肺結核患者。俄還是世界上艾滋病毒感染人數增長最快的國家。世界銀行對俄羅斯經濟受艾滋病的長期影響所下的結論是:“艾滋病不受約束地傳播將使俄羅斯經濟的長期增長率下降,到2010年使俄羅斯的經濟年增長率減少0.5%,到2020年則減少1%!泵绹鴩来髮W國家戰(zhàn)略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尤金與戰(zhàn)略和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塞萊斯特認為,從俄羅斯維持經濟增長和養(yǎng)活退休人員所需的勞動力規(guī)模以及能投入戰(zhàn)場的軍隊規(guī)模等方面來看,俄羅斯的人口危機將影響到其國內生活和國際立場的各個方面。
第二,俄羅斯目前對“后普京時代”議論較多。俄《獨立報》日前公布的民意調查顯示,盡管俄民眾對國家的發(fā)展方向態(tài)度迷茫,但仍然全力支持普京總統(tǒng)。這種對普京的個人依賴符合俄的歷史和傳統(tǒng),在目前對俄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是有利的。但也有專家認為,相比起個人力量來說,制度因素更應該是決定大國崛起的重要指標。
此外,今日不同往日,俄羅斯所處的地緣政治環(huán)境和國際形勢已經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俄羅斯已經不具備歷史上幾次崛起時所擁有的有利條件了。一方面,上述俄羅斯實力的恢復只是相對于前蘇聯(lián)來說,是一種靜態(tài)的比較。實際上,美國十多年來發(fā)展非常迅速,與當年相比,俄羅斯與美國的差距不是在縮小,而是在增大。蘇聯(lián)最強盛的時期,GDP相當于美國的60%;1991年,蘇聯(lián)解體時,俄羅斯的經濟相當于美國的10%。盡管近6年來俄經濟持續(xù)增長,但2005年俄羅斯GDP僅相當于美國的1/20,即便按購買力平價來計算,也只相當于美國的1/12。
對美國等西方國家來說,絕不希望俄羅斯重新崛起,對它們來說,這樣一個橫跨歐亞的大國重新崛起將會像場噩夢,遏俄弱俄已成為西方不變的對俄方針。這就注定了俄羅斯與西方之間的戰(zhàn)略矛盾難以消除。美國“尼克松和平與自由中心”主任迪米特里·賽姆斯稱,美國應當施加強大的經濟壓力以使俄羅斯和所有有分量的國家明白這樣一點:如果想受益于美國的合作,就必須注意尊重美國的利益。在這件事情上,美國再也不能猶豫不決了。
然而,對俄羅斯崛起而言,機遇畢竟大于挑戰(zhàn)。“普京中興”已經為俄重新崛起打下了政治穩(wěn)定和經濟復蘇的基礎。專家認為,俄歷史上曾三次絕處逢生,只要俄羅斯不被人分裂,那么誰也無法輕視這樣一個“天然的大國”。不管怎么說,對于目前的俄羅斯,正如阿根廷《號角報》的一篇評論上所說的:“至少俄羅斯從屬于西方的日子已經過去了,它不是曾經的那個蘇聯(lián),但也不是上世紀90年代那個羸弱的國家了!薄h(huán)球時報駐俄羅斯特約記者 常喆 環(huán)球時報駐俄羅斯特派記者 馬劍 聞一 俞邃
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