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底至4月初,在中國最大的出境旅游展——上海世界旅游資源博覽會上,日本有關(guān)機構(gòu)在進行宣傳。
伴隨著“五一”黃金周的到來,許多中國游客走出國門,開始了
他們的海外之旅。中國的黃金周不僅使國內(nèi)旅游市場出現(xiàn)高潮,也為國外旅游業(yè)創(chuàng)造了商機。西班牙埃菲社日前報道說,一年3次的黃金周給國內(nèi)外旅游者帶來了良機。2005年,中國人外出旅行達到12億人次,出境旅游達3200萬人次。這個“亞洲巨人”已經(jīng)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內(nèi)旅游市場。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第四大旅游客源輸出國。與世界其他旅游國家一樣,西班牙希望來自中國的游客能大量增加。但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必須具備擁有接待中國游客的專門人才和開通到中國的直通航線等條件。
中國游客的足跡遍布全球
埃及的金字塔、尼羅河及南方盧克索的帝王谷、王后谷等,都是中國游客的必游之地,有著無窮的神秘感和吸引力。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五一”黃金周期間到埃及的中國游客人數(shù)比較平穩(wěn)。因為現(xiàn)在埃及天氣逐漸變得炎熱,不是旅游的最佳時節(jié)。在金字塔前,一對年輕中國夫婦激動地告訴記者,他們從小就對金字塔心馳神往,現(xiàn)在終于如愿以償,感覺就像在做夢。一名在外企工作的中國男子說:“新馬泰我都去過了,也常去歐洲出差,但感覺還是埃及比較神秘,令人向往,以后有機會還想再來。”
由于今年三四月份泰國政局動蕩,許多游客都取消了原定計劃。所以,今年“五一”黃金周期間來泰國的中國游客不是特別多。泰國旅游局局長朱塔瑪·絲瑞婉在“五一”前專門帶著新線路和各種優(yōu)惠折扣到上海搞活動,吸引中國游客。記者4月30日返回泰國前特地到中國銀行北京分行打聽了泰銖的兌換情況。平時泰銖是冷門幣種,但這幾天換的人特別多。與記者同機的一對香港夫婦說:“上次來,1港元能換5銖,現(xiàn)在只能換4銖多!
就像外國人到中國不能不逛故宮一樣,地處曼谷老城區(qū)的大王宮,是來泰國的外國游客的必去景點!拔逡弧秉S金周第二天,記者來到大王宮,一位名叫帕拉提的講解員談到中國游客時很興奮,他用不怎么流利的漢語笑著說:“中國游客最多,是No.1,其次才是日本和韓國的游客。我是個英語講解員,但中國游客太多了,我不得不學習漢語!
印度時代旅游有限公司的總經(jīng)理瑞佳·納亞爾介紹說,中國游客到印度旅游一般有3條線路:第一條就是北部印度金三角游;第二條是佛教圣地游;第三條是南部印度水鄉(xiāng)游。她說,該公司近幾年平均每年要接待不下30個中國旅行團,中國游客最想看的是印度神秘而多樣的文化,然后是自然的風光。高72.56米的庫塔布塔是印度最高古塔,是印度教文化和伊斯蘭教文化交融的建筑。在該景區(qū),記者遇到了一個來自上海的旅游團。領(lǐng)隊吳女士告訴記者,近幾年,來印度的中國游客特別多,尤其是在春節(jié)和國慶節(jié)前,報名來印度旅游的電話整天響個不停!拔逡弧逼陂g,印度的天氣特別熱,泰姬陵里不讓穿鞋,人們走在大理石地面上就好像踩在火盆上,所以游客并不多。盡管如此,來印度旅游的中國人還是比以前多了不少,據(jù)中國東方航空公司駐印度辦事處的朱先生介紹,3年前在“五一”期間從北京飛往新德里的航班有一半座位是空的,現(xiàn)在,還不到“五一”航班就滿員了,其中絕大部分乘客都是來旅游的。
各國準備迎接更多中國游客
中國正式開辦公民出境旅游開始于1997年,當年的出境人數(shù)為532萬人次,而2005年已達3100多萬人次。面對中國游客人數(shù)的迅猛增長,各國都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熱情,千方百計吸引中國游客。
法國旅游業(yè)和服務業(yè)非常了解中國的節(jié)假日,每逢黃金周,都會提前做好準備。新年時,埃菲爾鐵塔上有專人向登塔的中國游客贈送印有“恭喜發(fā)財”和“新春愉快”等字樣的紀念品。“五一”期間,中國游客獲贈的則是法國的五一節(jié)鮮花——玲蘭花。不僅國家旅游機構(gòu)對中國游客十分關(guān)注,地方上也是如此。為提供更好的旅游環(huán)境,魯昂專門開設了中文網(wǎng)站,伊勒-維萊訥省政府也準備設立辦公室專門負責與中國游客有關(guān)的事務。
自從2004年歐洲向中國游客敞開大門以來,中國游客的人數(shù)與日俱增。據(jù)法國政府機構(gòu)的統(tǒng)計,目前中國游客不僅在人數(shù)上已超過日本和美國,成為歐洲最大的外國游客群,消費能力也已超過了這兩個國家的游客。2005年,來法國的中國游客達到60萬人次,預計到2008年,將達到100萬人次。埃菲爾鐵塔、盧浮宮、香榭麗舍大街、巴黎圣母院、凱旋門和紅磨坊等地都是中國游客的必去之處。巴黎的一些街道現(xiàn)在基本變成了中國人的免稅店,那里很多店鋪都是華人經(jīng)營的,如果是法國人開的店鋪,十有八九都有華人售貨員。
埃及對接待中國游客很重視,在金字塔等主要景點,不但配有中文版的導游冊,而且說中文的埃及導游也越來越多。埃及人認識到,歐洲、美國是他們的主要游客源,但這些國家的旅游市場基本都飽和了。正是看中了中國客源的巨大潛能,埃及才加大了吸引中國游客的力度。
日本政府提出“觀光立國”戰(zhàn)略,將中國列為最重要的游客來源國,并采取各種措施吸引中國游客。去年,日本全面開放了中國游客團體游。2006年春節(jié),日本方面在位于富士山麓的“富士樂園”為中國游客舉行了專場活動,與游客一起慶祝新春佳節(jié)。日本的許多旅游景點都設置了中文標志,并附有中文解說和廣播,一些面向外國游客的免稅商店或購物中心還聘請了能講普通話的服務員和導購小姐。盡管日本的地名基本上都用漢字標寫,但東京等主要城市的地鐵車站還是增添了簡體中文標志。此外,日本的金融機構(gòu)還積極同中國銀行業(yè)合作,有銀聯(lián)標志的中國銀行卡目前可以在日本主要飯店和商店刷卡消費。
印度旅游部一名官員說,去年到印度來的中國游客有5萬多人,盡管這個數(shù)字和10多億人口相比實在是不值一提,但還是比前幾年增長了很多倍。印度旅游部長喬杜里最近常說這樣一句話:“中國是印度旅游業(yè)一個潛在的巨大市場,我們要想方設法把中國游客吸引過來!庇《嚷糜尾孔罱谥袊e辦了“印度道路展”和“印度旅游研討會”,在中國媒體上投巨資做旅游廣告,向各旅行社發(fā)放旅游手冊,并正努力在北京設立代表處。
外國人心目中的中國游客
埃及“三角洲”旅行社副總經(jīng)理艾哈邁德告訴記者,中國人給他們留下了溫文爾雅的印象,表現(xiàn)出了東方人的氣質(zhì)。不過,也有人認為中國游客“太小氣了”,小費給得少,有的人甚至都不給。日本人對中國游客的總體印象還不錯,認為他們很有購買力,能夠促進日本的消費,但對部分中國游客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以及個別游客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等不文明行為也有一些看法。
由于出境游價格不菲,所以出境旅游的中國公民絕大部分屬于高消費群體。他們的消費能力讓“時尚之都”巴黎的人們感到震驚,巴黎市中心一家酒店的經(jīng)理說:“中國游客來法國,是我們的一大商機,但旅游時間安排得太倉促,我們也失掉了不少機會。中國游客上車睡覺,下車拍照,一點都不挑剔,但他們買起奢侈品的闊氣勁讓我們十分驚訝!庇腥藢iT編了個順口溜:中國游客身體真棒,剛下飛機就來照相,早起晚睡吃住不挑,高檔商品賣得脫銷。7天游10國,2小時游完盧浮宮,其他景點半天搞定,晚飯后自費去紅磨坊,一天就可以游遍巴黎,這在外國人聽來簡直難以置信。一對來歐洲旅行結(jié)婚的年輕人告訴記者:“這次就當鍛煉身體,下次再也不跟團來了!
埃及“星星”旅行社的負責人說:“去年到埃及的中國游客大約有近萬人,雖然人數(shù)不是很多,但增長迅猛。中國游客喜歡邊旅游邊購物,許多人都購買大量的紙草畫、金字塔模型、銅盤以及金銀首飾等,這極大地拉動了當?shù)氐南M!叭侵蕖甭眯猩绲母笨偨(jīng)理艾哈邁德說:“中國游客,尤其是公費組團來的,常常入住高檔酒店,十分講究排場,可以說對埃及的旅游業(yè)發(fā)展做出了不小貢獻,景點附近埃及人家的生活因此大有改善。”
印度工業(yè)聯(lián)合會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游客的增多使印度五星級賓館的入住率大大提高,中國游客喜歡大量購買印度的工藝品,對印度的經(jīng)濟是一種巨大的拉動(駐泰國、埃及、印度特派記者
任建民 黃培昭 任 彥 本報駐日本、法國特約記者 張莉霞 唐惠穎 本報特約記者 汪 析)
責任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