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網(wǎng)9月21日訊(記者 魏琪) 19日,隨著青島大劇院的開票正式營業(yè),由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打造的保利演出院線旗下的劇院已快速增至18家,在山東正式運營的劇院就有兩家。在保利院線謀劃出全國布局的同時,保利院線已開始謀劃以煙臺為中心的山東巡演院線。
文化“航母”駛進煙臺 2009年3月,國內(nèi)演出管理文化的“航母”保利正式入駐煙臺文化中心大劇院。 2009年9月15日,煙臺大劇院的首場演出《寶萊塢商人》拉開大幕,保利院線在山東正式開始了擴張之路。 在此后的一年中,煙臺大劇院承接了大大小小的演出超過了100多場。“煙臺大劇院充分發(fā)揮了其文化輻射的帶動功能,除了院線演出、公益演出、社會經(jīng)營演出外,還承擔了煙臺市第八屆專業(yè)院團演出季的大部分演出活動?!睙熍_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藝術(shù)科科長李大鵬告訴記者說。 這100多場演出讓數(shù)萬名觀眾先后走進劇院,欣賞了芭蕾、交響樂、音樂劇、話劇、演唱會、歌舞劇、雜技劇、魔術(shù)、兒童劇等等,包含了各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各種藝術(shù)表演類型。這一年平均下來,煙臺大劇院每3-4天就有一場演出。 煙臺人第一次在自己家門口,和北京、上海的市民一樣,可以欣賞到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新年音樂會,而且演出的密度、檔次、質(zhì)量均達到或者超過了國際水平。 “建設煙臺大劇院,實際上是在彌補煙臺演出設施長期積聚的歷史欠賬。”文化工作者宋昌軍對于這座矗立城市黃金地段的大劇院有著特別的理解。在他看來,保利和煙臺的“聯(lián)姻”,使得這座城市沉寂好久的文化演出市場似乎漸漸喧鬧起來,也為煙臺的文化產(chǎn)業(yè)注入了新的活力。 “冰上《天鵝湖》下個月底才來煙臺,但是它的演出門票已經(jīng)賣出了三分之二,每天都有市民打電話來咨詢購票。”大劇院業(yè)務策劃部的鄭璐告訴記者。在煙臺,買票到大劇院看演出正逐漸成為一種時尚。2010年前四個月,煙臺大劇院的平均上座率就一直保持在80%以上。 許多煙臺市民的話題開始轉(zhuǎn)向談論一臺音樂會或一場話劇、一場芭蕾舞等;自掏腰包或請朋友看演出,也被更多的人所接受。而保利院線國內(nèi)一流劇院管理水平,使得眾多市民在得到了高檔次的藝術(shù)享受和熏陶后,對保利的經(jīng)營服務打出了“10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