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昨天,記者從青島海關獲悉,今年前7個月山東口岸進口奶粉(含脂量>1.5%)2.2萬噸,同比增加53.9%,洋奶粉和國產奶粉之爭加速“一邊倒”。記者調查發(fā)現,青島各大超市洋奶粉的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80%,洋奶粉已經呈現掌控市場之勢,部分品牌已經推出300元以上的高價奶粉。 國產乳業(yè)陷信任危機 據青島海關統計,從今年前7個月山東口岸的進口情況來看, 低收入群體多選國產 據佳世客、利群、百盛、悅喜客來和家樂福等超市的銷售分析,目前青島市場主要由8個洋品牌和5個國產品牌(蒙牛、伊利、圣元、飛鶴、施恩),其中,國產品牌奶粉銷售量在市區(qū)僅占奶粉銷售市場的20%。超市銷售人員介紹,只要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市民多數選擇洋品牌奶粉,主要是低收入家庭和外來務工人員購買國產品牌。涉嫌三聚氰胺事件的國產品牌奶粉的銷售量最低,一些沒出事的國產品牌也受到影響。 此外,記者還發(fā)現,國產品牌緊跟洋品牌奶粉的漲價步伐,其價格與普通洋奶粉的差距并不大。多美滋金裝金盾貝護1段的價格為240元、雅培喜康寶1段為259元,而國產奶粉中品質相仿的施恩金裝1段的價格為228元,雖表明“進口奶源”,但兩者價格差距僅為12元、31元,而頗受國內消費者歡迎的日本明治奶粉1段900g裝的價格也只有218元。 由于掌控了市場,洋奶粉輪番漲價,7月份以來更不顧發(fā)改委的約談,集體漲價10%,漲價后的洋品牌嬰兒奶粉價格已經高達260-280元/千克左右,并仍有上漲趨勢。青島海關表示,重塑消費者對國產乳品的信心,乳品質量是關鍵,國產品牌應積極參與國內外的競爭,提高質量標準。(記者 曹為鵬 李樹海 通訊員 于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