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通慈禪師拉著車叩行數(shù)千公里朝山 李凌 攝 “在現(xiàn)在這個社會,有幾個人能做到用這么多年的時間,采取這么艱辛的方式來修行?”李偉民感嘆道,8年時間,通慈在路上基本不花錢,有時在路邊挖野菜吃,有時去撿一些別人丟棄的食物。“但師父的身體卻越來越好!” 李偉民覺得,跟隨通慈行走對他的影響非常大,凈化心靈、鍛煉意志。“最起碼,損人利己的事情絕對不會做!以前,太計較得失,現(xiàn)在不會了,對 每天,通慈一行凌晨三點(diǎn)多就起床,先叩行兩公里后,到7點(diǎn)來鐘就停下來休息。通慈打坐誦經(jīng),其余人除了輪班做早飯就跟著打坐,天氣好的話每天可行十幾公里。李偉民說,其實(shí)大家不跟著的時候,通慈一個人反而會快一些?!皫煾干眢w很好,他走三步,我們得跑六步?!?/p> 記者見到,在前往南華寺的路上,通慈率先行在最前面,健步如飛。每一步都堅定有力,三大步之后,雙手合十舉手向天,隨即跪地、全身匍匐在地叩拜,每一個動作都干脆利落。 通慈禪師是河南安陽定國寺僧侶。1999年經(jīng)歷了一次有驚無險的車禍后,原本就向往佛學(xué)的他正式出家。受高僧傳的影響,他希望自己能以住山(在深山住茅蓬閉關(guān))或朝山來修禪,并選擇了更為艱難的朝山。 通慈說:“通過這樣的朝拜,祈禱世界和平、國泰民安,愿處處風(fēng)調(diào)雨順,人人都能向善?!蓖ù雀嬖V記者,離開南華寺后,他還將繼續(xù)前往云南雞足山、四川峨眉山朝拜,然后回到山西五臺山。 六祖殿前,秋日傍晚的余輝透過寺內(nèi)參天大樹灑在通慈禪師黝黑的面容上,看上起慈祥而堅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