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至上應試體制是病根
市教育局一位負責人表示,教育部門對于所有老師都是一視同仁,而且“主副科”老師過節(jié)差別大,本身就與國家所提倡的素質教育精神相違背,“對‘副科’老師忽略背后實際上是對音體美教育的輕視,一名學生如果光語數外成績好,德智體美沒發(fā)展起來,那么肯定不能算是全面發(fā)展,學生在學校不僅要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個性發(fā)展和人格完善,這就需要音樂、美術、體育等課程的教育。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長期以來,在人們的傳統(tǒng)認識中,中小學的班主任都是由“ 主科”——語數外老師擔任的,并認為這種模式有利益學生的學習,但這種思維就是分數至上的應試思維:根據與考試分數相關程度分為“主科”、“副科”,進而把老師分為“主科”老師和“副科”老師,這種劃分方式,直接使基礎教育進入應試怪圈無法自拔。
“學校、家長都關注與中高考相關科目的學習,學生在成為學習工具的過程中,個性和興趣被扼殺,人格和身心都可能有嚴重缺陷。”熊丙奇建議,家長、學校不要天天口頭上稱要搞素質教育,實際上又對所謂主副科老師進行區(qū)別對待,避免讓孩子陷入“高分低能”泥潭。(記者 單俊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