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早報2012年5月5日訊 提起“90后”,大概很多人腦海里浮現出的第一印象就是“非主流”、“火星文”等一系列并不怎么帶有褒義的詞匯,很多人認為過度優(yōu)越的生活讓上世紀90年代后成長起來的青少年缺少理想和信仰、過分自我和追求個性,既沒有形成正確的現代價值觀,又沒有把優(yōu)秀的傳統價值繼承下來,導致“90后”們處于一種精神匱乏的“懸空狀態(tài)”。
然而我們細看這些評價會發(fā)現,同樣的評價再往前推十年
而今天,這個跳海救人的90后小伙張鵬恰恰就是這樣一個契機!當張鵬看到有人落水的時候,也許他的腦海里并沒有想什么諸如“偉大”、“崇高”之類的詞匯,也沒有權衡一下自己的身板和游泳技術究竟能不能救上一大一小兩個落水者,而是“頭腦一熱”就跳了下去;救上人之后,這位“90后”小伙子的腦海里大概也沒有什么諸如 “榮譽”、“獎勵”一類的詞匯,面對被救者的感激和眾人的贊揚,也許他并不是為了故作低調,而只是有一點點“害羞”。是的,“90后”們是有點沖動,但也同樣代表著他們的勇敢;“90后”是很有個性,那也代表著他們不愿意隨波逐流;“90后”有點幼稚,恰恰讓他們少了點世故,多了些純真……“90后”如一股新鮮的海風,為我們這座城市注入了一股青春的活力,給我們的城市精神添了一抹七彩的亮色。
我們的記者、我們的讀者、我們所有的青島人在尋找著做好事不留名的張鵬時,也同樣在尋找著這種城市精神——一種豪爽、不拘小節(jié)的,一種熱情、不計得失的,一種可愛、同樣可敬的城市性格。其實這種性格并不僅僅體現在“90后”張鵬一個人身上,它同樣也在那些高聲吶喊救人的眾人身上、在因為繩子不夠長將身子探出欄桿外的市民身上、在駕船快速趕來的游艇船員身上,它在我們的大街小巷、在我們的每一個人身上……
我們也希望,這種新鮮的精神,可以注入到“微塵”、“紅飄帶”等精神當中去,成為島城另外一張光彩奪目的名片,繼續(xù)為我們這座城市長臉!
昨天,恰逢五四青年節(jié),而“90后”的張鵬恰恰用自己的行為詮釋了新時代青年的精神,青年強則國強,這句話不僅僅可以放在過去,現在同樣適用。(趙亞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