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早上8點半,市京劇院小劇場里就鏗鏗鏘鏘、咿咿呀呀地響了起來,他們正在排練的是準備沖擊明年第十屆中國藝術(shù)節(jié)“文華大獎”的新編京劇《齊王田橫》。
因為沒有暖氣,坐在臺下的記者躲在厚厚的棉衣里,還是覺得冷颼颼的,可臺上的演員們卻大多身著薄衫,“我們每天都從早上一直排練到晚上七八點鐘,運動量大著呢。”扮演田橫的老生演員蘇旭笑著說。這樣的排練強度已經(jīng)一個多月了,再加上之前清唱的一個多月,兩個月下來,蘇旭的嗓子有些啞了,但他的精神狀態(tài)卻格外的好。“我雖然是個普通演員,但我也關(guān)注十八大報告,報告里說要提高國家的文化軟實力,讓中華文化走出去邁出更大步伐,我覺得對京劇國粹藝術(shù)的發(fā)展來說特別提勁兒?!?/p>
今年25歲的蘇旭,已經(jīng)是青島京劇院里 “挑大梁”的人物?!都t燈記》里的李玉和、《四郎探母》里的楊延輝、《失空斬》里的諸葛亮等京劇大戲的主角,老生蘇旭都贏得了滿堂彩。前不久,他還剛剛獲得全國京劇優(yōu)秀青年演員折子戲展演最高獎項“優(yōu)秀表演獎”?!拔襾砬鄭u京劇院工作趕上了一個好時候,院團正在進行文化體制改革,打破了以前這個行當里論資排輩的演出慣例,頻頻給青年人創(chuàng)造機會,好多大戲都讓我們年輕人當主要角色,甚至唱主角。院里的老同志姿態(tài)也高,為了多出精品,對我們年輕人進行了毫無保留地傳幫帶。”蘇旭感慨,百學不如一練,百練不如一演,登上了舞臺,才有了人才的歷練。
據(jù)了解,此次備戰(zhàn)十藝節(jié),青島京劇院最初也打算按傳統(tǒng)及其他地方院團的通常做法,請外援主演,但最終京劇院院長郭建青下了決心,大膽啟用自己的優(yōu)秀青年演員,讓蘇旭擔綱齊王田橫?!拔以詾樽约簳荁角,在這么重要的演出中挑大梁,壓力很大?!碧K旭說。
記者在排練現(xiàn)場看到,其實不光是蘇旭,整個演出團隊大多都是二三十歲的青年人,京劇院努力在青年一代中傳承國粹的意圖不言而喻。當然,劇院也在全力幫青年人化解壓力。該劇的唱腔編導、著名京劇作曲家續(xù)正泰被專門從南京請來,一句一句摳字眼式的給蘇旭做指導;劇院的動作導演、武生演員呂杰在排練間隙,一招一式地給青年演員們示范身段;還有梅派青衣張瑛等我市著名的京劇演員在劇中甘當綠葉,讓青年演員們的底氣和信心越來越足。
而這種信心更來源于國家近年來對文化發(fā)展的大力扶持。“十八大鼓勵文藝精品創(chuàng)作,提出讓一切文化創(chuàng)造源泉充分涌流,作為民族文化象征的京劇國粹更應當把握住這個好機遇,煥發(fā)出新的生機?!贝舜尉﹦≡号叛莸摹洱R王田橫》,就是既注重藝術(shù)性,又注重市場性,創(chuàng)新性地打破了京劇程式化的表演模式——通常京劇都是主人公面對面地對白,而田橫與劉邦這兩個在歷史上根本沒碰面的人物,在該劇中卻常常一同站在舞臺上,各種道具和群演背景營造了一個時空轉(zhuǎn)換的感覺,頗有點話劇或電影蒙太奇的味道。而且劇本故事性很強,雖然還只是排練階段,卻也讓記者在臺下看得津津有味,隨著演員的情緒起起落落。
蘇旭說,他到全國各地參觀或演出,看到各地京劇院團都在逐漸重用青年人,國粹藝術(shù)青年一代的崛起漸成流行趨勢。他希望隨著院團改革的推進和國家對傳統(tǒng)藝術(shù)的扶持力度的不斷加大,不僅是演員群體實現(xiàn)年輕化,觀眾群體也能逐漸年輕化,“給更多的人帶來國粹藝術(shù)的文化享受,做到雅俗共賞,我們的精品創(chuàng)作才更有動力?!保ㄓ浾?王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