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8月8日專電
家住長沙開福區(qū)的一位朋友告訴記者,他的兒子因為品學兼優(yōu)被老師同學們推舉上師大附中的民辦初中,他老家在農村,雖然夫婦倆都是國家公務員,卻因為要接濟家人,沒有多少積蓄。好在有個好朋友當老板,借了一萬元錢,總算按時交足了12000元的門檻費。
“不讓他去上吧,怕將來
被兒子埋怨。每個學期還要交1500塊錢的學費,聽說還會有好多補課和活動要交錢。為什么要讓這些‘名!某踔腥孔兂擅褶k的呢?”他很無奈地感慨:“要是根據(jù)成績劃線錄取,不用交額外的費用就好了!
根據(jù)記者的調查,家長們之所以借錢也要讓孩子上這類“名!鞭k的民校,有著種種原因。最主要的是,這些民校依托的實際上就是“名!倍嗄攴e累形成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
從2002年開始,湖南的一些重點中學都表示不再辦初中,而將原來的初中改為民辦學校。雖然有關教育部門解釋說是為了讓這些名校集中精力辦高中,讓其他的一些中學不再辦高中,而是集中精力辦好初中。但由于這些民校目前完全繼承了這些“名!痹械慕逃虒W資源,校園相同,師資也相同。家長們認為,這些民校事實上就是“名校”原有初中教育的延續(xù)。所有的小學畢業(yè)生,也都將上這些學校視作光榮與認可。
與原來不同的是,掛上“民辦”的招牌后,無論學生們是學校主動錄取的,還是家長們通過各種途徑“找關系”進去的,都必須交門檻費、交高額的學費。
“有什么辦法呀,我要是讓兒子參加電腦派位去上不要門檻費的學校,不僅兒子不樂意,親朋好友們都會說我不關心孩子!币晃恍召R的家長說:“如果不允許這些‘名!k初中,對其他的學校都均衡投入,不再搞什么重點、非重點,就不可能有人攀比,電腦派到哪個學校就上哪個學校。誰樂意出這上萬元的門檻費呢,另外還有每年1500元的學費,公立學校電腦派位的不僅不收‘門檻費’,每期只收300多元,這筆賬誰不會算。但是,現(xiàn)在上‘名校’的民辦初中,就意味著孩子學習成績好,意味著家長關心孩子的成長,意味著孩子擁有光明的前景,作家長的當然只能想盡辦法讓孩子去上了。雖然義務教育階段初中學校的師資并不差,但是在這種社會風氣下,他們的生源越來越差,學習風氣越來越差,只要有點辦法想的家長,誰敢貪圖那點便宜呢?”
其實,有怨言的不只是這些家長們。原來那些非名校,而那些劃定為以后只能辦初中、不能辦高中的學校更是怨聲載道。根據(jù)他們的反映,由于優(yōu)質生源基本被“剝奪”,真正接受派位到這些學校讀書的中學生,確定是較為“劣質”的生源。在這些學生中,來自父母離異的單親家庭的比例較高,由于生性較為頑劣很難調節(jié),父母對孩子前途失去信心的學生比例也比較高。家庭貧困,父母雙雙都是下崗職工的也大有人在,F(xiàn)在,這些學校,不僅生源不足,由于學生組成不合理,越來越多的教師對學校的前途失去信心,優(yōu)質教師資源也在明顯流失。長沙市迎賓路附近一所被指定為承擔初中階段義務教育的學校,一位女老師苦笑著對記者說,“我只能選擇去別的學校了,我要在這所學校待下去的話,不學武打就壓不住學生了!
由于這些義務教育階段初中學校學習環(huán)境的“惡化”,越來越多的家長們不敢送孩子上這樣的公辦學校,只好千方百計地把孩子送進那些“名校”辦的民校。于是,只短短2年的時間,義務教育階段的初中學校生源匱乏,長沙“名校”所辦的初中民校生源越來越多,校園的限制不可能無限設班,使得每個班都被擠得滿滿當當?shù),60人以上的班級比比皆是,70人一個班也不罕見。
雖然有關教育部門一再申明,這些學校將在3-5年的時間里與原來的“名!蓖耆撱^,不再共享資源。但是,那些承擔義務教育初中階段教育的學校卻認為,由于這些“名!钡牟赣@些民校不僅能以高報酬等條件吸引了大量優(yōu)秀教師,也吸引著大量的社會投資,到“放飛”時,它們早已羽翼豐滿,義務教育初中學校校根本無法與他們抗衡。而事實上,這些學校都是在國家投資下成長起來的,即使是那些“民!蓖耆軌蛭{所有的初中階段學生了,國家還是要支撐義務教育階段初中公立學校的存在,這些名!胺棚w”的民校,帶給基礎的將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尷尬。
根據(jù)記者的調查歸納,無論是被指定承擔初中階段義務教育的學校,還是社會公眾都認為,根據(jù)新的均衡發(fā)展的教育觀念,應該立刻停止這些名義上的“民!钡霓k學,給承擔初中階段義務教育的公立學校成長的機會,給社會公眾享受義務教育權益的機會;A教育是牽一發(fā)動全身的社會部件,家長們借錢也要讓孩子上“名!钡目嘀,并不是單純的“名校情節(jié)”在作祟,“升學情節(jié)”與各種社會原因的綜合,導致了家長們的無奈,在這個過程中,有關教育部門如果不根據(jù)社會利益合理運用調控職能的話,社會公眾權益受到損害的同時,會損害社會相關利益,最終影響的可能是政府的公信力。
特約編輯:方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