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
瘋狂吃貨邊看電視邊“淘”美食
“那個白吉饃臘汁肉做好以后切了一刀……那個酥脆的聲音……我暴走了!”大半夜,圍觀《舌尖上的中國》的觀眾都是“瘋狂吃貨”,面對如此誘人的畫面,無不欲火中燒、食指大動。俗話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追看此片的吃貨如何解饞?“我至少30次忍不住打開淘寶搜索有沒有這個吃的!”和網(wǎng)友“風(fēng)息神淚”一樣,很多人邊看
記者注意到,自《舌尖上的中國》播出后,片中出現(xiàn)的土特產(chǎn)都“紅”了,搜索量呈爆炸式增長,比如“毛豆腐”增長了48倍,“松茸”的搜索量增長了兩倍等。還有網(wǎng)友自曝,自從看了第一集里介紹的云南“諾鄧火腿”,就在淘寶上找到了一家賣諾鄧火腿的店,“當天交易的33筆訂單,有32筆都是在晚上11點后產(chǎn)生的。”網(wǎng)友笑說,《舌尖上的中國》已然成了一份“吃貨指南”,若不是有“網(wǎng)購”這一“吃貨利器”,就只能用舌頭舔屏幕來解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