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疲勞的孩子
活教育教人變活,死教育教人變死。
——陶行知
傾訴篇:
孩子的聲音:每天學習時間超過13小時
對于12歲的雯雯來說,她目前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睡覺。
雯雯今年才12歲,剛剛踏入中學校門兩個月。為了上學方便,爸爸媽媽把她送進家門口的中學,步行只需十分鐘。這讓班上的同學羨慕不已,因為她每天可以多睡一個小時。
即
便如此,她每天貢獻給學習的時間也超過了13小時。而班上的其他同學,大都5點40分起床,晚上10點寫完作業(yè),這樣算下來,他們每天要“戰(zhàn)斗”的時間,竟然長達14個小時。
按照學校的作息時間,每天中午是有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可供活動、休息。可是中午,也僅僅只有10分鐘吃飯時間,老師10分鐘之后來收飯盒,沒吃完的只能扔掉。中午這段時間總被某些“積極”的老師用來講試卷。所謂午休,基本上“名存實亡”。
根據(jù)安排,下午本應(yīng)該是4節(jié)課,可雯雯的學校是重點,午休取消,下午的課程被擴展成5節(jié)。
在采訪中,雯雯反問記者:“你說老師為什么要求把課文抄那么多遍?你上學時也這樣嗎?”
她告訴記者,最近剛學的課文是《觀滄海》,剛開始學的時候,就抄了三遍,今天又要抄三遍,真是煩死了。據(jù)媽媽講,其實這篇課文雯雯早都能背、能默寫。
如果寫錯了一個字,還得被罰再抄三遍。別的課目也一樣,動不動就要求抄寫試卷,最多的時候,得把答錯的題抄寫十遍。
有一次,雯雯班級的同學考試成績不好,老師很生氣,讓全班50多個學生蹲在地上,趴在凳子上抄試卷。
她告訴記者,她每天貢獻給學習的時間超過了13小時。對于今年的生日禮物,她最想得到的是一個拉桿書包,這樣,自己就不用每天把52斤重的書包駝在背上了。
下一頁:體驗篇:陪孩子做一天作業(yè) 看看他們有多難
|